Learning how to learn总结以及第一次在coursera上课

现在是阴雨的东京下午五点半, 今天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coursera上看一个教我们怎样学习的课程
学习如何学习有必要吗?我觉得是有必要的,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三月底辞职前在知乎学了几个学习方法,这段日子一直觉得受益匪浅

最近在知乎上关注了一个叫实在狗子的大V, 他写的东西让人由衷的佩服
加之是早稻田大学的大学院生, 羡慕之余自己也想系统学习一下文学相关的理论
既能提高鉴赏能力还能提高写作水平

从reddit找到coursera,没有找到相关的课程反而点进了Learning how to learn这门课
出于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心态同时也算是缘分吧就花时间大概看了看


结果现在是23号0:31,我花了一整天去学这门课程

总的来说还是有学到东西的
其实中途一度想退出,但是半途而废等于前功尽弃, 抱着这样的心态死磕了下去
现在来总结一下自己学到的知识吧

其实现在我主要是靠问题集➕复习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
本文的最后附上问题集

从大脑机理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思路很科学令人信服
我也建立起了一个大脑学习知识的假模型
从这个模型里可以看出抽象化的重要性可以帮助记忆和构建更复杂的系统
同时也提到了recall(复习)的重要性, 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同时不要用彩色笔高亮这个建议也是让我耳目一新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番茄钟因为符合记忆模型,作为最强大的学习工具让我重新捡了起来,有了理论支持才能令人信服嘛
另外

  1. 运动是最有效学习方式
  2. 越聪明越少创造力
  3. 完成任务时先从难点开始做以实现两种思考模式(集中和发散模式)的切换
    这样总结下来好像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啊,有空回来回顾下吧

精简一下,我会在日常的学习中用到:

  1. 提出问题之后再开始阅读
  2. 阅读过程中给自己提问题
  3. 番茄钟
  4. 不用彩笔高亮
  5. 休息时做运动
  6. 完成任务时先从难的开始做然后不停的难易切换

前两个是Question, 中间两个是Tool, 剩下两个是Action, 也就是QTA原则

下面是问题集


  • 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分别是什么? 分别有什么作用
  • Synapse跟Dendrite分别是什么? 记忆存在其中哪一个里?
  • Chunking的本质是什么?
  • 为什么复习会有超出预期的效果?
  • 为什么不应该用彩笔高亮?
  • 为什么recall在室外做比较好?
  • 为什么要举砒霜的例子?
  • 在做TODO LIST的时候两个思考方向: product跟process分别是什么? 哪个更能克服拖延症,为什么?
  • 为什么应该在晚上做第二天的TODO LIST?
  • 记忆要从working memory TO longterm memory需要符合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 运动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学习?
  • 为什么说越聪明意味着创造力越弱?
  • 整个课程致力于指出什么的有效性?
  • 为什么在完成Task时,先从难的开始做?